本站支持搜索的镜像仓库:Docker Hub、gcr.io、ghcr.io、quay.io、k8s.gcr.io、registry.gcr.io、elastic.co、mcr.microsoft.com

这是Ubiquiti Networks Unifi Controller的Docker化版本。
用Docker部署Unifi Controller,能省去版本兼容、Java依赖或操作系统更新的麻烦——容器把所有组件打包成一个经过充分测试的整体。安装只需几行命令,升级时停掉旧容器、启动新容器即可,就是这么简单。
该容器已在Ubuntu、Debian、macOS、Windows甚至树莓派上测试通过。
最新“稳定版”为Unifi Controller 7.1.68,目前无影响该版本的热修复或CVE安全警告。
先在“Docker主机”(运行Docker和Unifi Controller的机器)上安装Docker。可参考网上的安装指南,Windows用户可查看微软Docker安装教程。
在Docker主机上创建unifi目录,并在其中新建data和log子目录,用于存储配置和日志:
cd # 默认使用当前用户的家目录 mkdir -p unifi/data mkdir -p unifi/log
注:本文默认Linux/Unix/macOS用户使用家目录存放unifi目录。若需自定义路径,可参考下文“命令行选项”调整。
每次启动Unifi时,执行以下命令(各参数说明见下文“命令行选项”):
docker run -d --init \ --restart=unless-stopped \ -p 8080:8080 -p 8443:8443 -p 3478:3478/udp \ -e TZ='Africa/Johannesburg' \ -v ~/unifi:/unifi \ --user unifi \ --name unifi \ jacobalberty/unifi
等待1-2分钟(Unifi Controller启动后),访问`[***]
如需修改启动参数,先停止并删除容器,再用新参数重新运行(docker rm仅删除容器名称,无需重建):
docker stop unifi docker rm unifi
Unifi的配置和数据默认保存在Docker主机的~/unifi目录(容器内无数据留存)。升级只需拉取新版本容器,复用本地配置:
docker run命令(标签说明见下文“支持的标签”)。docker run命令的关键参数如下:
| 参数 | 说明 |
|---|---|
-d | 后台运行模式 |
--init | 推荐添加,确保进程退出后被正确回收 |
--restart=unless-stopped | 容器意外停止时自动重启(手动停止除外) |
-p 8080:8080 ... | 端口映射,8080/tcp(设备控制)、8443/tcp(Web界面)、3478/udp(STUN服务)为必选,其他可选端口见下文“暴露端口” |
-e TZ=... | 设置时区,格式如Asia/Shanghai,时区列表见*** |
-v ~/unifi:/unifi | 将主机~/unifi目录挂载到容器内/unifi目录(自定义路径需修改~/unifi部分) |
--user unifi | 以非root用户(uid/gid 999/999)运行,见下文“非root用户运行” |
jacobalberty/unifi | Docker镜像名称,从Dockerhub拉取,可通过标签指定版本 |
通过标签指定Unifi Controller版本,默认(无标签)为最新稳定版。常见标签如下:
| 标签 | 说明 | 更新日志 |
|---|---|---|
latest、7.1.68 | 当前稳定版:7.1.68(2022-07-29) | 7.1.68更新日志 |
rc | 最新候选版本:7.2.92-rc(2022-07-29) | 7.2.91-rc更新日志 |
stable6 | 稳定版6最终版:6.5.55 | 6.5.55更新日志 |
stable5 | 稳定版5最终版:5.4.23 | 5.14.23更新日志 |
所有镜像均支持amd64、armhf、arm64架构。armhf架构目前依赖MongoDB 3.4,因32位ARM缺乏MongoDB支持,后续可能逐步淘汰,但至少支持到Ubuntu 18.04停止维护。
Unifi设备需通过Docker主机IP找到控制器(容器默认IP为172.17.x.x,设备连接的是主机外部IP),需手动覆盖Inform Host:
docker stop unifi + docker run ...)。其他接入方法可参考Side Projects。
容器内/unifi目录包含以下关键子目录(数据持久化到主机~/unifi):
| 容器内路径 | 作用 | 原路径(旧版) |
|---|---|---|
/unifi/data | 配置数据存储 | /var/lib/unifi |
/unifi/log | 日志文件 | /var/log/unifi |
/unifi/cert | 自定义SSL证书存放 | /var/cert/unifi |
/unifi/init.d | 容器启动时执行的脚本 | - |
/var/run/unifi | 运行时信息(如PID文件) | - |
通过-e参数设置,常用变量如下:
| 变量 | 说明 | 默认值 |
|---|---|---|
TZ | 时区,如Asia/Shanghai | - |
UNIFI_HTTP_PORT | Web界面HTTP端口(会重定向到HTTPS) | 8080 |
UNIFI_HTTPS_PORT | Web界面HTTPS端口 | 8443 |
PORTAL_HTTP_PORT | 门户HTTP重定向端口 | 80 |
PORTAL_HTTPS_PORT | 门户HTTPS重定向端口 | 8843 |
UNIFI_STDOUT | 日志同时输出到stdout(除server.log外) | 未设置 |
LOTSOFDEVICES | 设备数量多或主机性能低时启用(如树莓派),优化JVM和数据库参数 | 未设置 |
JVM_MAX_HEAP_SIZE | JVM最大堆内存,大环境建议调大 | 1024M |
必选端口(启动命令已包含):
8080/tcp:设备控制8443/tcp:Web界面+API3478/udp:STUN服务可选端口(按需添加-p映射):
8843/tcp:HTTPS门户8880/tcp:HTTP门户6789/tcp:测速(仅unifi5)更多端口说明见UniFi - Ports Used。
默认容器以root运行,推荐用--user unifi(uid/gid 999/999)以非root用户启动。注意:
--sysctl net.ipv4.ip_unprivileged_port_start=0参数。自定义SSL证书需挂载卷到/unifi/cert,文件命名规则:
cert.pem:证书文件privkey.pem:私钥chain.pem:证书链如需自定义文件名,通过环境变量CERTNAME(证书名)和CERT_PRIVATE_NAME(私钥名)指定,如-e CERTNAME=my-cert.pem。Let's Encrypt证书会自动添加Identrust X3 CA链,若证书已包含链,可设CERT_IS_CHAIN=true。
本文已涵盖基础操作,更多技术细节可参考Side Projects and Background Info。
目前暂无待办事项,欢迎通过Issues提出建议。
免费版仅支持 Docker Hub 加速,不承诺可用性和速度;专业版支持更多镜像源,保证可用性和稳定速度,提供优先客服响应。
免费版仅支持 docker.io;专业版支持 docker.io、gcr.io、ghcr.io、registry.k8s.io、nvcr.io、quay.io、mcr.microsoft.com、docker.elastic.co 等。
当返回 402 Payment Required 错误时,表示流量已耗尽,需要充值流量包以恢复服务。
通常由 Docker 版本过低导致,需要升级到 20.x 或更高版本以支持 V2 协议。
先检查 Docker 版本,版本过低则升级;版本正常则验证镜像信息是否正确。
使用 docker tag 命令为镜像打上新标签,去掉域名前缀,使镜像名称更简洁。
探索更多轩辕镜像的使用方法,找到最适合您系统的配置方式
通过 Docker 登录方式配置轩辕镜像加速服务,包含7个详细步骤
在 Linux 系统上配置轩辕镜像源,支持主流发行版
在 Docker Desktop 中配置轩辕镜像加速,适用于桌面系统
在 Docker Compose 中使用轩辕镜像加速,支持容器编排
在 k8s 中配置 containerd 使用轩辕镜像加速
在宝塔面板中配置轩辕镜像加速,提升服务器管理效率
在 Synology 群晖NAS系统中配置轩辕镜像加速
在飞牛fnOS系统中配置轩辕镜像加速
在极空间NAS中配置轩辕镜像加速
在爱快ikuai系统中配置轩辕镜像加速
在绿联NAS系统中配置轩辕镜像加速
在威联通NAS系统中配置轩辕镜像加速
在 Podman 中配置轩辕镜像加速,支持多系统
配置轩辕镜像加速9大主流镜像仓库,包含详细配置步骤
无需登录即可使用轩辕镜像加速服务,更加便捷高效
需要其他帮助?请查看我们的 常见问题 或 官方QQ群: 13763429